网站升级中

2025年10月中文新书推荐(部分)

最后更新:2025-10-21作者:访问量:10

当一切命中注定, 我们还要勇敢吗?

徐英瑾著

【I S B N 】 978-7-5426-8409-7

【出版社】上海三联书店,2025

【馆藏地】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

【索书号】B821-49 /X763A

【简  介】本书讨论的是更广义的人生哲学问题,帮助读者如何探索人生道路,如何寻找自己的目标,并在需要人生选择的时候给出一些恳切的建议。通过跟随古往今来伟大的哲学家,了解他们的生平,认识他们的学说,尤其剖析了他们对人生哲学观的见解,从而提供给读者一套丰富的“人生工具箱”,认识到“幸?!辈⒎侵挥幸恢执车亩ㄒ澹强梢源硬煌亩匀松嫦虻奶致壑?,获得论证与支持。


华北村治 : 权力、话语和制度变迁 : 1875-1936

李怀印著

【I S B N 】978-7-5598-7992-9

【出版社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 2025

【馆藏地】文科馆政经法阅览室

【索书号】D693.6 /L32A

【简  介】本书利用直隶省获鹿县(古旧县名,今为石家庄市鹿泉区)所藏历史档案,对当地村级税收、办学、地方自治以及基层行政人员的选任与日常履职,进行了观察与分析。书中展示当地民众与精英如何在维护乡邻共同利益方面展开合作,同时又如何为私利而展开争夺,并从理论层面深入探讨权力、话语与制度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。作者强调,近现代华北乡村的历史,除却表层的对抗、冲突与断裂,其深层亦存在渐进、连续与稳定的一面。不同区域与不同时期,这两种历史面向各有凸显,然而对于全面理解华北乡村丰富的历史图景,二者均不可或缺。


美貌的神话 : 美的幻象如何束缚女性

(英) 娜奥米·沃尔夫著

【I S B N 】978-7-5139-4899-9

【出版者】民主与建设出版社,2025

【馆藏地】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

【索书号】C913.68 /W71

【简  介】这本书是西方女性主义领域中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,主要讨论“美貌”与当代女性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,思考对“美貌”的过度追求如何影响了女性的自我认知与生活方式。
作者认为,社会——广告、商业、舆论倾向等有利可图的意识形态——营造了一种关于美貌的理想形象,并且潜移默化地使女性认为,以某种方式努力符合这种形象是很重要的,如果没有符合,似乎就有所偏差。
这给女性造成了各种焦虑,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抹消了女性解放曾给女性带来的自由。这种束缚逐渐发展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压制,女性因而被困在希望、自我意识和自我仇恨的无尽螺旋中,为了贴近没有必要且永远也不会实现的“完美之美”,在各种声音的引导下陷入枷锁之中。
基于这一观点,本书具体讲述了上述情况在工作、文化、宗教、性、饥饿、暴力等方面的体现,并在最后一章中呼吁当代女性摆脱美貌神话,以更加具有自我意识的方式理解“美貌”与自身之间的关系。


刑法学讲义(第2版)

罗翔著

【I S B N 】978-7-222-23742-1

【出版社】云南人民出版社,2025

【馆藏地】江湾馆文科借阅区

【索书号】D924.01 /L98(2)

【简  介】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写的一部刑法科普书。罗翔在书中通过真实、有趣、贴近生活的刑法案例,用简单直白的语言,将原本枯燥专业的刑法讲解得津津有味,让读者超越法条,彻底认知法治精神,培养法学思维,尊重生命、尊重常识,带着法学思维回归工作和生活。全书紧密围绕近年刑法修订与社会热点, 以“让刑法回归常识”为内核, 构建了一部兼具时效性、实践性与思想性的普法力作。


漫越欧亚 : 大航海时代之后的中国外销瓷

施茜著

【I S B N 】 978-7-100-24493-0

【出版者】商务印书馆, 2025

【馆藏地】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

【索书号】K876.34 /S522

【简  介】陶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之一,在世界上久享盛誉。海洋贸易的发展促成世界性的中国陶瓷市场的繁荣。本书以大航海时代为起点,论述16—19世纪全球化背景下,中国外销陶瓷的贸易及其与欧亚各国陶瓷工艺文化的相互影响。主要从中国外销瓷的制瓷技术、装饰纹样两方面,论述陶瓷艺术与技术在时代动荡下的变迁及辩证关系,探讨中国外销瓷的兴衰以及欧亚各国文化艺术交融的过程。


科创与中国 : 为什么是杭州, 如何不仅是杭州

 曹钟雄,郑宇劼著

【I S B N 】978-7-5217-7592-1

【出版者】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2025

【馆藏地】文科馆政经法阅览室

【索书号】F124.3 /C23

【简  介】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城市转型的背景下,如何构建有活力的创新生态,成为众多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。杭州,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策源地,其探索不仅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样本,也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大国创新提供了观察窗口和实践参考。
本书从杭州“六小龙”出发,聚焦杭州科技创新的制度设计与实践逻辑,从政策引导、资本布局、人才机制到场景营造与文化支撑,系统梳理了这座城市在构建创新生态方面的经验路径。杭州的做法并非不可复制,而是为其他城市探索自身特色发展模式提供了一种可参考、可借鉴的治理思路。
这既是一部地方创新的案例研究,也是一份关于大国创新路径的深入思考。通过杭州的实践,我们或许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科技创新的现实根基与未来方向。


叩学事铅椠 : 古籍出版四人谈

徐俊,宫晓卫,高克勤,姜小青著

【I S B N 】978-7-5458-2496-4 

【出版社】上海书店出版社,2025

【馆藏地】文科馆文科综合书库

【索书号】G239.2-53 /X741

【简  介】本书是四位“古籍出版掌门人”三十余年耕耘的心路回顾与经验宝典。徐俊、宫晓卫、高克勤、姜小青,曾合力主持“古工委”工作十余年,又分别将四家古籍出版名社带到新高度,既是出版行业变迁的见证者,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践行者。全书精选44篇文章,分“纪事”“记人”“亲历”“论书”“心得”五辑,收录四人“同题共答”,系统梳理古籍出版历程,总结出版规律,展现古籍出版从业者的初心与探索精神。“叩学事铅椠”正是他们边学边行、乐在其中的写照。


晚清中国小说观念译转 : 翻译语“小说”的生成及实践

关诗珮著

【I S B N 】978-7-108-07191-0

【出版社】三联书店,2025

【馆藏地】文科馆文学艺术书库

【索书号】I207.41 /G781

【简  介】本书立足详实的文史资料,探讨中国从晚清到民国初年,中国古代“小说”一词,如何经翻译而置换了中国古代小说概念,从道听途说、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稗官野史的意涵,转译成现代西方的“the novel”之意。 全书以晚清以降,具代表性的现代中国小说理论家梁启超、吕思勉、鲁迅等及其小说理论,抽丝剥茧,分析他们文论中演绎的“小说”概念,如何通过存“形”、?!耙簟薄⒁住耙濉钡氖址?,承载了经东洋传入的西洋小说观念,让“小说”这个汉语词汇,慢慢成为像“文学”“社会”等的“翻译语”,从而促成了新文学的出现,沿用至今。 理论探讨之外,作者又以专门分析晚清作家吴趼人及翻译家林纾的文学实践例,描绘“小说”现代化历程中的东西交汇、新旧激荡、明暗难辨,引发我们对文学、历史批判性的审读和思考。


旅順博物館藏敦煌文獻

 旅順博物館編

【I S B N 】978-7-5732-1484-3

【出版社】上海古籍出版社,2025

【馆藏地】江湾馆5号密集书库

【索书号】K870.6 /W391

【简  介】在历史的长河中,敦煌文献以其独特的价值,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。这些珍贵的文献在旅顺博物馆的精心整理与研究下,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。《旅顺博物馆藏敦煌文献》收录了馆藏的13件敦煌文献,其中包括10件由大谷光瑞探险队在1910至1914年敦煌探险中获得的文献,3件曾由罗振玉收藏的文献,以及8件从《妙法莲华经》经卷背面揭取的修补残片。这些文献均为唐、五代时期的手写纸本文献,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。


兽、机、神

 (美) 韦伯·基恩著  

【I S B N 】978-7-5217-7253-1 

【出版者】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2025

【馆藏地】医科馆中文图书区

【索书号】Q98 /J111

【简  介】从上古到现在,我们求神拜佛、狩猎、把宠物当家人、爱上二次元人物、给人工智能做图灵测试——从动物、机器到神灵,我们身边围绕着非人,而我们又一再把它们当“人”,与之相处、依赖、责备,甚至为它们做打算。所以,我们为什么反复爱上非人类?或者更进一步地说,什么是人?什么是非人?
在这本书中,人类学家韦布·基恩犀利地指出,人与动物的关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定义,人机关系这样的现代问题也会被纳入历史和信仰的考量,仅存于想象中的神在今天越来越像不具有解释性的人工智能模型。这些围绕在人身边的事物一直被人投射情感、灌注思想,甚至被要求做出判断、承担责任,直到它们拥有与人类相似的伦理地位。而人类也在这样的反馈循环中不断反思和定义“人”。


返回原图
/